日本建筑结构技术者协会(JSCA)公布了第20届JSCA赏的评选结果。获得佳作赏的是设计了“代代木Seminar学校本部 代Semi Tower”的篠崎洋三氏(大成建设),设计了“东京大学弥生讲堂Anex”的稲山正弘氏(东京大学),设计了“MODE学园SpiralTower”的山脇克彦氏(日建设计)。获得新人赏的是设计了“Tonpo铅笔总部大楼”的伊藤央氏(久米设计)。业绩赏为空。
迎来了20回纪念的JSCA赏,本届共募集佳作赏8项,业绩赏1项,新人赏3项。以东京工业大学教授竹内徹审查委员长为首的8名审查委员通过现场调研和采访,于3月27日得出了评审结果。获得佳作赏的三项作品中,两项为超高层建筑。其中代SemiTower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受到全场一致的认同。但MODE学园SpiralTower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经过4月13日的再审才终于获奖。
代SemiTower(东京都涉谷区)是地上26层、地下3层的超高层建筑。除了在地下1层地板下设置了Semi-active免震装置之外,还在两边山墙上配置了钢筋混凝土的壁柱(Super Wall)。通过将抗震元素都集中在短边的办法,提高了内部空间的自由度。
建筑分1~16层的低层部分和17~26层的高层部分。中间的15、16层设有空中庭院,使用者可在75m的高度上享受到自然空气。18层以上的高层部分是学生宿舍。竹内委员长评价说:“除了结构设计之外,作为建筑作品它的洗练度也受到了好评。”
在评选中,长谷川逸子建筑计画工房的长谷川逸子委员也评论说:超高层建筑设计已经从“以展示企业力量为目标”的时代,转到了“在导入合理技术的同时,创造空间舒适感”的方向,这种发展趋势是很大的收获。
而MODE学园SpiralTower(名古屋市)则是地上36层,地下3层的超高层建筑。立面上三个层次呈螺旋状相互咬合,这一有特点的设计使之成为名古屋车站附近的大放异彩的标志性建筑。
为了提高外表皮设计的自由度,核心筒采用了管状桁架的结构,其上再螺旋状地架设断面较细的柱子。为了吸收地震力带来的动能,26处柱子本身就是抑制振动作用的“制振柱”,与其他手段一起组成了建筑的制振系统。
“内部的空间组织地很有效率,但却称不上很优质。”“强烈影响都市景观的极端独创的外观,实现了业主的意图。”——在评选过程中,在既定的形式面前是否给出了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否该全面否定象征性等问题引起了争论。
与MODE学园SpiralTower竞争该奖项的是超高层建筑Island Tower SkyClub。3月27日委员会第一次投票时,还是Island Tower SkyClub的票数更多,但因为没有决定性优势,决定了都不入围。之后,评委提出了两项作品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的意见。于是在4月13日再次召集了委员们,实施了最终投票。结果为SpiralTower5票,均不获奖2票,弃权1票。对该项目的最终评价是“在都市中实现优美造型的力量”。
Oak构造设计的新谷眞人评委在评选中表示,(该建筑)“提出了明快的结构系统,且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能”,“处处都能看出为了节省成本所做的努力和所采用的方法”,但同时也指出“多数评委认为,虽然结构体系相当坚固且单纯,但还留有一些粗糙感,极端点来说,这个结构系统应该还有更洗练的改进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免震、抗震技术的普及,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也走向了多样化。以往的常识中不可想象的自由形式也变成了可能。竹内委员长在评选报告中评价说:该作品提示了今后的重大课题,即对应业主和建筑师追求自由形式的建筑,结构技术人员应该如何应对。
除了上述两项作品之外,获得佳作奖的还有东京大学弥生讲堂Anex(东京都文京区)。其中画廊的结构形式为两列8组一点着地的木造HP(双曲抛物面)壳体互相支撑,实现了宽7米高7米的室内空间。该作品获得了“用富有创意的结构形式,向素材和空间发起了挑战”的评价。但同时,也有评委指责“画廊以外的建筑完成度还有欠缺”。
新人赏的Tonpo铅笔总部大楼(东京都北区)是平面为矩形(东西长37m,南北宽22m)的6层钢结构办公楼。两侧的核心筒部分集中了抗震的元素,中间的办公部分只设置了支撑垂直荷载所需的最小断面的柱子,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开放性。虽然称不上是崭新的结构方案,但在评选中还是获得了“使用的结构系统与建筑设计和建筑表现的高度统一性给了该建筑以活力”的评价。
评委们还表示,“玻璃幕墙的细部构造很美,立面设计是建筑师和结构技术人员的共同领域,从这点可以看出在设计过程中甚至在细部设计时结构技术人员也一直在关注”。
上海在住二十代後半の女の子。建築デザイナー&日本マニア。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